于韶荣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体温控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帮助降低体温,同时确保充足的液体摄入,以避免脱水。
2.感染评估: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寻找感染迹象。若有感染,需根据病原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肿瘤性发热:若排除感染,可考虑肿瘤性发热。此类发热可能与癌症进展有关,需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
4.药物反应:如果患者正在接受化疗或其他药物治疗,应考虑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更改治疗计划。
5.临床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观察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出现。
处理过程中保持记录并与医疗团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保持患者舒适,关注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