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寄生于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螺旋杆菌,全球范围内感染率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成人感染率可达50%以上。
2.该细菌通过分泌多种毒素和酶类破坏胃黏膜,引发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最终演变为胃癌。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风险较未感染者高出两到三倍。
3.幽门螺旋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即其与胃癌的关联性被认定为确凿无疑。大多数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的胃癌为胃腺癌,特别是非贲门部位的胃癌。
4.除胃癌之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发生有关。此类淋巴瘤可以通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得到治疗,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预防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降低胃癌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