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物理降温:使用冰袋或冷敷垫进行局部降温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放置在额头、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集中处,以有效降低体温。在使用这些物理降温设备时,应每隔15-20分钟检查皮肤状况以防冻伤或不适。
2.环境调节:将室内温度调节至适宜范围(约24-26℃),减少外界热量对患者的影响。同时确保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引起不适。
3.药物辅助: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使用退烧药物来帮助控制体温。这些药物的使用需遵循医嘱,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和过度降温。
4.补液支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改善循环系统功能,这是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保持体内充分的水分有助于自然调节体温。
5.注意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等,以便及时调整降温策略。
降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