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明确诊断
通过增强CT或MRI进一步评估肝低密度灶的特征,包括大小、数量、形态以及边界是否清晰等。
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明确低密度灶是否为转移性病灶。
2.评估全身情况与分期
检查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以了解疾病负担。
完整的全身影像学检查(如PET-CT或胸腹盆CT)以排除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
评估肝功能储备,常用Child-Pugh分级或ICG试验。
3.治疗方案选择
若确诊为可切除的单发或少量肝转移病灶,建议尽早进行肝切除术,同时切除原发肿瘤。
对于不可切除的多发肝转移灶,可选择系统性化疗(如FOLFOX或FOLFIRI方案),配合靶向药物治疗(如抗血管生成药物或EGFR拮抗剂)。
局部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或放射治疗,用于控制无法手术的肝转移病变。
对症支持治疗,如肝功能保护和营养支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4.定期随访与复查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复查,通常每3-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评估。
关注肿瘤标志物变化,及时发现可能的病情进展或复发迹象。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理类型、肝转移情况及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