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部位静脉丛扩张引起的常见疾病。当存在内痔或外痔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肛门处有异物感。而痔核的存在可能对排便通道产生轻微堵塞,使粪便难以顺利通过,从而造成分节状形态。
2.便秘
长期便秘可致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后变得硬结。这种情况下,大便容易形成一段段的小块。同时,便秘者常用力排便,可能进一步加重肛周压力,引发肛门异物感。
3.直肠炎症或病变
如直肠黏膜炎症、直肠息肉甚至肿瘤等,均可能机械性阻碍粪便通过,伴随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适。
4.盆底功能障碍
诸如盆底肌肉无法协调放松的情况,会使排便过程受阻,表现为大便断续且需用力排出。这类患者也可能感到肛门存在持续性的阻塞感。
5.直肠前突或脱垂
肠壁薄弱引起的组织移位可能导致直肠腔发生改变,从而使排便困难,并产生局部堵塞的错觉。
6.饮食及生活习惯问题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饮用量少或久坐不动,均会影响肠道蠕动,促使粪便形态异常,同时也可能导致肛门部位不适。
对于长时间出现此种症状的人群,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培养规律排便习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例如便血、腹痛等,需及时就医接受检查,包括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以排除严重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