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命体征监测:应立即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恶化的迹象。
2.吸氧治疗: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可以改善心肌供氧状况,缓解心肌缺血。
3.药物治疗: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可考虑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必要时使用抗凝剂如阿司匹林,以防止血栓形成。
4.血液学检查: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心肌酶谱(如肌钙蛋白)检测,以评价心肌损伤程度。
5.影像学检查:如果条件允许,使用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技术以进一步评估心功能情况。
6.专业干预:如有严重心肌损伤或其他并发症,应立即转诊至心内科进行专业治疗,可能需要介入性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
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及时合理的医疗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以帮助恢复心脏供血,避免长期的心脏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