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营养缺乏:身体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导致能量储备耗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素的缺乏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免疫功能下降、贫血、肌肉萎缩等。
2.代谢紊乱:长期饥饿状态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糖原储备逐渐耗尽,迫使身体分解肌肉和其他组织来获取能量。
3.体重减轻:持续不吃饭会导致显著的体重下降,这不仅是脂肪的减少,还包括瘦体组织如肌肉的流失,造成身体虚弱无力。
4.心理影响:长期饥饿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暴饮暴食或饮食失调风险增加。
5.电解质失衡:缺乏食物摄入可能导致电解质水平的严重失衡,尤其是钾、钠、钙等元素。这种失衡会影响心脏、神经和肌肉功能。
6.器官损害:缺乏足够的营养支持,身体的器官和系统可能逐渐受损,特别是肝脏和肾脏。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器官衰竭。
长期不吃饭对身体健康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应避免这种行为并确保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以维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