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息肉或腺瘤:大部分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筛查阳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良性息肉或腺瘤。腺瘤尤其是有绒毛性成分的息肉更容易恶变,因此需要及时处理。
2.大肠癌:筛查阳性可能直接提示存在早期或进展期的大肠癌。此时需进一步通过肠镜检查和活检明确诊断,并评估分期。
3.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这些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黏膜损伤,从而引起筛查中的异常结果。
4.痔疮或裂口出血:直肠或肛门周围的痔疮、裂口出血也可能导致血液进入粪便中,使筛查呈阳性,尽管这些并非癌性病变。
5.饮食或药物干扰:某些食物(如动物血制品)或药物可能影响筛查试剂反应,产生假阳性结果。
6.检测技术缺陷:筛查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可能出现检测误差,导致错误的阳性结果。
筛查阳性后需通过肠镜检查等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因,切勿仅凭筛查结果得出结论。同时,保持健康饮食、规律生活和定期体检对预防大肠癌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