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的核磁结果是什么

2025-07-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腔隙性脑梗塞在核磁共振成像中通常表现为小而深的病灶,主要出现在大脑深部结构,如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区域。这些病灶大多是由于小血管阻塞引起的。

1.腔隙性梗塞常见于T1加权像上显示为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和FLAIR序列上显示为高信号。这样的信号特征帮助区分局部组织密度的变化,可以更直观地判断梗塞的存在与位置。

2.病灶大小一般较小,直径多在3到15毫米之间。其体积通常不大,但数量可能较多,这反映了多个小血管的累及情况。

3.这些病灶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比较清晰,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对比明显,尤其在T2加权像和FLAIR序列上更为显著。

4.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与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较强关联,这些慢性疾病会导致小动脉硬化,因此在临床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腔隙性脑梗塞至关重要,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有效减缓其进程并减少后续的神经损伤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