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晶体溶液:最常用的是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和乳酸林格氏液。这些溶液帮助补充体内丢失的电解质,并维持体液平衡。
2.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或白蛋白,这类溶液是在需要额外增加血容量时考虑使用,特别是当晶体溶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
3.24小时内液体的总量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重、脱水程度和尿量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每日液体输注量可能为3000-4000毫升,而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更多。
4.血糖监测与控制:胰腺炎患者有时会出现高血糖,因此可能需要补充葡萄糖以防止低血糖,同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5.电解质平衡: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如钾、钠、钙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补充。
胰腺炎患者的输液治疗是个性化的,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及时调整液体种类和用量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