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尿道管

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正确使用尿道导管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尿道导管通常用于临床特殊情况,包括排尿困难、手术后留置尿液引流及膀胱功能评估等。

1.明确适应症

尿道导管的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常见情况包括急性尿潴留、尿失禁、尿量监测以及膀胱内药物注入治疗。

禁忌症包括存在尿道结构异常(如狭窄)、尿道严重感染或抗凝治疗导致出血风险较高者。

2.准备工作

确保使用的是一次性灭菌器材,包括导尿包、润滑剂(含局部麻醉成分)及无菌手套。

排除环境中污染源,保持操作区域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外阴部或尿道口周围,消毒范围从中心向周围扩展。

3.导尿过程

男性患者:用非主力手固定阴茎,将其拉直,与腹壁呈60至90度角。插入导尿管时动作缓慢均匀,大约插入15至20厘米,如有尿液流出则说明导尿成功。

女性患者:暴露尿道口,用非主力手分开大小阴唇,另一只手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口,通常插入4至6厘米即可见尿液流出。

若未见尿液流出,应谨慎检查是否为误插,切勿强行推进。

4.注意事项

导尿过程中若患者感到疼痛或阻力明显,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请医生协助。

留置导尿期间,须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返流。

长期留置导尿可能增加泌尿系感染风险,因此需定期评估是否可以移除导管。

5.导尿管移除

在确保患者尿量稳定恢复后,由医护人员进行拔管操作。拔管前通常先排空气囊内液体,避免损伤尿道。

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感染、血尿、尿道损伤甚至长期并发症,因此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