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根据2019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年居民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摄入高热量食物,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2.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在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例如,快餐、零食以及含糖饮料等都是高热量来源,经常食用会导致能量过剩并储存为脂肪。
3.传统的中国饮食习惯中,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若摄入量过大且缺乏足够的运动消耗,也容易引起肥胖。
4.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许多人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这进一步加剧了肥胖问题。
肥胖不仅仅是体型上的变化,更是健康风险的表现,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癌症的发病风险。为了预防和控制肥胖,应控制饮食总量,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同时保持一定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