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肠息肉:
肠息肉通常是指在结肠或直肠内壁上隆起的组织。
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有潜在癌变风险。
多数肠息肉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可能通过定期筛查如结肠镜检查发现。
大约25-30%的人群在50岁以后可能会出现肠息肉,因此建议进行定期的筛查。
2.肠炎膏药:
肠炎膏药是一种通过皮肤吸收的药物,用于缓解腹部疼痛、胀气等肠道不适症状。
它主要采用中药成分,作用机制通常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
这种膏药并不能治疗或消除肠息肉,只能作为辅助疗法来缓解一些肠道不适症状。
3.二者关系:
使用肠炎膏药并不会对肠息肉产生影响,也无法预防或治疗息肉形成及其潜在的癌变。
肠息肉的确诊和处理通常需要专业医疗手段,如内镜切除或手术干预。
定期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肠息肉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膏药可作为舒缓一些与肠道问题相关的不适症状的方法,但不能替代针对肠息肉的医学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