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黄曲霉毒素:这是由某些霉菌产生的剧毒物质,尤其是在储存不当的花生、玉米等谷物中较为常见。长期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能够导致肝脏损伤,并显著增加肝癌风险。这种毒素也可能在一些变质的坚果制品或调味酱中存在。
2.细菌毒素:变质食品中可能滋生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毒素。虽然这些毒素通常会导致急性胃肠炎,而不是癌症,但反复摄入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3.亚硝酸盐与亚硝胺:某些食品在保存过程中,特别是在不当的发酵或腌制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以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类已知的致癌物。
为了降低癌症及其他健康风险,应避免食用任何疑似变质的酱料和食品。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妥善储存食物,定期检查食物的新鲜度,并在过期或怀疑变质时及时丢弃。通过良好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因食用变质食物而带来的健康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