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识别与评估:高危人群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口服抗凝药物或有既往消化道溃疡史者,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2.早期干预:
在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呕血、黑便)时,需尽早就医,并进行内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及性质。
对于有持续或大量出血风险的患者,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降低胃酸分泌,从而减少出血风险。
3.综合治疗措施:
针对贫血,可通过输血或补充铁剂来纠正低血容量。
如果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进行补液和血液制品的输注,以维持循环稳定。
防止感染发生,尤其是在侵入性操作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使用抗生素。
4.长期管理:对于因慢性疾病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调整原有疾病的治疗方案。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根除该病原,而肝硬化患者则应注意控制门脉高压。
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管理需要及早识别和积极治疗,合理使用药物及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