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新生儿生理性呼吸特点
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呼吸频率较快,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由于呼吸道较狭窄,鼻腔或喉部可能会因气流通过而产生轻微的呼哧声。只要婴儿没有其他不适表现,如青紫、哭闹不止或进食困难,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2.鼻腔分泌物积聚
新生儿的鼻黏膜比较敏感,容易分泌较多的黏液。如果鼻腔内分泌物增多、干燥或结痂,可能导致气流通过时出现呼哧呼哧的声音。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或清理鼻腔改善。
3.喉软骨未发育成熟(喉喘鸣)
部分新生儿存在喉软骨发育不完全的情况,称为喉喘鸣。此时,柔软的喉软骨在吸气时会塌陷,导致气流受阻,出现一种类似呼哧呼哧的声音。喉喘鸣通常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不会对婴儿造成严重影响。
4.感染性因素
如果呼吸急促伴随咳嗽、体温升高、鼻塞或吃奶减少等症状,可能提示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等问题。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可能导致黏膜肿胀和分泌物增多,从而发生上述症状。
5.先天性疾病
少数情况下,呼吸急促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膈疝或其他结构性异常相关。伴随症状可能包括面色发绀、喂养困难以及体重增长缓慢。
6.缺氧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对于早产儿或出生后经历过新生儿窒息的婴儿,呼吸急促可能是由肺部功能不全或缺氧状态引起。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评估。
若新生儿仅有轻度呼吸急促且精神状态良好,则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担心,但需定期观察变化。如果同时伴有体温异常、拒奶、脸色发绀或难以安抚等表现,应尽快带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及时干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