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利尿剂:通过促进排尿来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对于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患者,利尿剂常作为初始治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失衡和脱水。
2.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缓心率和减少心脏输出量来降低血压。适用于伴有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导致疲劳、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3.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或伴有冠心病者。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踝部水肿和头痛。
4.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阻止血管收缩,适用于心力衰竭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不良反应如干咳和血钾过高。
5.ARB类药物:类似于ACE抑制剂,但通常不会引起干咳,适合不能耐受ACE抑制剂的患者。
不同类型的降压药适合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特征,因此在选择降压药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并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