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解剖结构变化:直肠前突发生于直肠前壁的薄弱部位,通常由于支持结构如筋膜和肌肉的松弛或损伤造成。这种变化使得部分直肠在排便时向外突出,卡在肛门口形成隆起。
2.发病原因:直肠前突多见于曾经历过阴道分娩的女性,因为分娩过程可能导致骨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长期便秘、慢性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重物搬运)也可能导致此情况。
3.症状表现:患者常报告排便不完全的感觉,需要较大的肛门推力来完成排便。有时还需要用手辅助进行直肠内推,以帮助清空粪便。
4.诊断方法:可以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动态磁共振成像或者排粪造影来确诊。这些方法能够详细显示直肠的形态变化和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
5.治疗方案:轻度直肠前突可能通过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调整增加纤维摄入以及盆底肌肉锻炼得到改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阴道后壁修补术或经肛直肠切除术等。
建议有此症状的人群尽早就医评估,以获得准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结合个人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考虑长期效果和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