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 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占比约50%以上。
2.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可达到20%-30%。
3.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4.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研究显示,该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增加,但具体风险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根除幽门螺杆菌、调整饮食习惯等。同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尤其在有胃癌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存在时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