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高温油炸:油条通常是在高温下油炸的,油温一般达到180-220摄氏度。这一温度范围内,食用油可能会产生苯并芘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认为具有致癌性。
2.反式脂肪酸:市售油条为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存期限,常常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3.丙烯酰胺:油条中淀粉类成分在高温油炸过程中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会增加实验动物发生肿瘤的几率。
4.添加剂:制作油条时,有些不法商家可能会添加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如含铝泡打粉。长期摄入这些添加剂,对神经系统及骨骼健康均有不良影响,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偶尔适量食用油条并不会明显增加癌症风险,但频繁大量摄入则可能对健康不利。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减少高温油炸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