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手术后会排尿吗

2025-06-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乙状结肠癌手术后患者通常可以排尿,但可能因手术创伤或其他因素出现短期的排尿困难或异常。具体情况需根据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而定。

1.解剖位置相关性

乙状结肠位于盆腔内,其周围有膀胱、前列腺(男性)或子宫(女性)等结构。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当肿瘤较大或侵袭到周围组织时,医生可能需要切除部分邻近的组织或进行淋巴结清扫,这可能会影响这些区域的神经系统,进而影响排尿功能。

2.手术方式和神经损伤

如果手术采用开放式切除或微创技术(如腹腔镜手术),术中可能牵涉到支配膀胱功能的自主神经,如骨盆神经。如果神经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膀胱收缩无力或尿潴留,表现为排尿困难甚至需要暂时插入导尿管。

3.术后短期影响

手术后早期,由于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排尿困难,这是常见现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恢复正常。同时,也有极少数患者因炎症、水肿导致神经功能受损而持续存在排尿障碍。

4.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

如果出现术后感染、盆腔粘连或血肿压迫,也可能对排尿造成一定影响。这种情况下,通常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康复或必要时的再次手术干预可以缓解。

5.长期康复趋势

大多数患者经过术后康复训练,包括膀胱功能锻炼和神经肌肉调节,排尿功能一般能逐步恢复。如果出现持续性排尿问题,建议及时就诊,通过尿动力学检查明确原因。

术后应密切观察排尿情况,若发现任何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或无法排尿,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