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饭后饥饿:
饭后如果很快就感到饥饿,可能与摄入的食物类型和数量有关。食物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纤维以及健康脂肪可能导致餐后饱腹感不足。
血糖水平波动对饥饿感有影响。在进食大量高糖食品后,血糖迅速升高,然后可能快速下降,使人感到饥饿。
饥饿可能与消化速度有关。快餐、精加工食品通常消化较快,而全谷物、豆类等消化较慢,因此可能会影响饥饿时间。
2.大便后饥饿:
排便后感到饥饿可能与胃肠道活动增加有关。排便过程中胃肠蠕动增强,可能促使食物更快通过消化道,导致饥饿。
肠道菌群对消化和吸收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排便后饥饿。健康的菌群有助于营养吸收,而失衡可能引起一些问题。
排便过程即使短暂,也可能促进身体能量消耗,尤其在紧张或用力时,从而导致一定的饥饿感。
持续性或异常强烈的饥饿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以排除潜在的内分泌问题如甲亢或糖尿病,或胃肠道功能障碍。饮食均衡、规律进食和适量运动能够帮助稳定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