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是否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可以在睡眠中发生。以下是关于这一现象的一些关键点:

1.心肌梗死,通常称为心脏病发作,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脏肌肉缺血,从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或死亡。

2.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在24小时内的发生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数据显示,清晨,特别是在6:00至12:00之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晨间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血压自然升高和血液黏稠度变化有关,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生在夜间和凌晨。

3.在夜间发生的心肌梗死可能不易被立即发现,因为人在睡眠中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能力下降。同时,夜间的安静环境可能延迟症状的警觉。

4.一些因素可能增加心肌梗死在睡眠中发生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既往心血管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水平、吸烟习惯以及家族遗传史。

5.症状方面,即使在睡眠中,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如胸痛或压迫感、呼吸急促、盗汗、恶心和呕吐等。如果症状足够强烈,可能会唤醒患者。

注意到心肌梗死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包括在睡眠中,加强对相关风险因素的管理和采取预防措施极为重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