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位管理: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在改变体位时,尤其是从卧位转为坐位或站立时,动作尽量缓慢,以避免突然的血压下降。同时,可使用床头抬高的方法来帮助调节血压。
2.监测与记录:定期监测血压,每天至少测量两次,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在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测量血压,以便更好地调整护理措施。
3.饮食调节: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例如水和电解质溶液,以防止脱水,这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适当增加含盐食物的摄入可能有助于提高血压,但需根据医嘱控制盐分摄入以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4.药物管理:一些药物可能导致或加重低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如果使用降压药物或利尿剂,需要特别注意其影响,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任何不良反应。
5.身体活动:即使卧床,也应尽可能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如简单的四肢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合理的血压管理对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持续的监控,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缓解低血压带来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