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干酪样坏死是组织坏死的一种特殊形式,因其外观类似奶酪而得名。这种坏死常见于结核杆菌感染,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类型的慢性感染中。
2.发生机制:当机体受到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反应。在此过程中,大量的炎症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营养不足等情况,最终形成坏死。
3.显微镜下观察:干酪样坏死组织在显微镜下呈现为细胞结构消失,无特征性细胞核,只留下无定形的颗粒状物质。
4.常见疾病关联:除了结核病,其他如梅毒、某些真菌感染,甚至恶性淋巴瘤也可引起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物本身并非肿瘤,但可能提示潜在的感染性疾病或其他病理状态,需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