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医学解读是什么

2025-07-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状况,发生时脑部供血受阻或血管破裂。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缺血性卒中较为常见,占所有病例的大约85%,而出血性卒中则占约15%。

1.缺血性卒中:这种类型是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被血栓堵塞导致的。这可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引起的。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以及吸烟等因素会增加风险。

2.出血性卒中:这是由于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常与高血压有关。这种破裂导致脑组织周围积聚血液,增加压力并损伤脑细胞。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畸形。

3.脑卒中的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或麻木(尤其是一侧身体),语言困难、视力模糊或丧失、行走困难、平衡或协调能力下降、严重头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

4.诊断和治疗:CT或MRI扫描通常用于确诊和区分卒中类型。对于缺血性卒中,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在发病数小时内使用可以有效恢复血流。而对于出血性卒中,治疗通常包括降低颅内压力和手术修复破裂的血管。

及时识别和治疗脑卒中至关重要,因为早期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并减少长期残疾风险。高危个体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戒烟限酒,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降低发病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