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饥饿感通常是身体对能量需求的信号,但对于肥胖者,饥饿感可能不完全反映身体实际的能量需求。这可能与饮食习惯、情绪因素或激素水平有关。未加控制的情况下进食可能会使每日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所需,从而阻碍减肥。
2.规律的饮食计划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减少暴食或无意识的额外摄入。制定一个保证营养均衡且热量适中的饮食计划,比仅靠饥饿感决定进食时间更有效。建议每天分配3至5餐,其中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纤维和健康脂肪,以帮助延长饱腹感。
3.调节生活方式也是减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不改变饮食的情况下消耗更多热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或骑自行车,有助于健康减重。
4.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饥饿感也很重要。生理性饥饿是真实的身体需要,而情绪性饥饿则可能源于压力、烦躁或其他心理状态,不能通过食物有效解决。区分这些饥饿感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避免额外热量摄入。
肥胖者在减肥时应避免单纯依赖饥饿感吃东西,以免影响减肥进程。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对于减重成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