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便秘: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或难以排出。在成年人中,便秘的发生率约为15%至20%。食用纤维不足、饮水量不足和缺乏运动都可能导致便秘。
2.肠易激综合征:这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会导致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全球约10%至15%的人口受此影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能感到频繁的便意,但很难排便。
3.直肠前突或肛门直肠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会影响正常的排便过程。直肠前突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尤其是经历过生产的女性。由于直肠壁突出,粪便在通过时遇到阻力,从而影响排便。
4.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乳制品、加工食品或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便意却不排便的现象。这些食物会减缓消化速度,影响结肠运动。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阿片类止痛药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引起便秘或影响排便的冲动。
6.压力和情绪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胃肠道蠕动改变,使人感到便意但难以排便。
若这种症状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如剧烈腹痛或体重减轻,应考虑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的严重健康问题。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饮水和适当运动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