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常用于预防再发性卒中。
2.研究表明,在急性事件后14至21天内,使用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复发卒中的风险。此时正是急性期后关键的二级预防阶段,药物在这一阶段的干预效果尤为重要。
3.在某些临床试验中,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与未服用者相比,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大约降低了20%到30%。这表明在此短期内,氯吡格雷能有效支持病情管理。
4.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风险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和皮肤黏膜部位。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有其他出血倾向的患者。
氯吡格雷在脑梗急性期后的短期应用有助于减少再次卒中的发生率,但需要注意其可能引发的出血风险,合理评估风险与收益,并与医生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