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休息:停止所有可能导致脚踝负担的运动或活动。给予时间让受损组织恢复是关键。在急性期通常需要至少48小时的休息,以减少炎症和肿胀。
2.冰敷:在受伤后立即进行冰敷,每次20分钟,并间隔约2小时进行,持续48小时。此措施有助于减少疼痛和炎症,并缩短恢复时间。
3.压迫:使用弹力绷带对脚踝进行压迫包扎,有助于控制肿胀并提供一定的支撑。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躺下时尽量抬高受伤脚踝,使其高于心脏水平。这种做法能有效帮助缓解肿胀。
5.物理治疗:在急性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物理治疗以恢复脚踝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专业的物理治疗师能够指导适合个体情况的训练计划。
6.防护支持:使用护具如脚踝支架,尤其是在参与运动时,可降低再次发生扭伤的风险。
为减少脚踝扭伤的重复发作,应坚持适度的增强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关节。定期评估脚踝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有助于长期健康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