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胃低分化腺癌,如何应对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胃低分化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类型,通常需要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化疗以及必要时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1.疾病特点

胃低分化腺癌的肿瘤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增殖速度快,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这类癌症多见于晚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2.诊断与分期

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获取组织样本分析细胞分化程度和其他特征。

超声内镜、CT、MRI及PET-CT用于评估肿瘤局部浸润范围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其中T表示肿瘤浸润深度,N代表淋巴结受累程度,M明确有无远处转移。

3.治疗方案

手术是根治性治疗的基础。如果肿瘤未出现远处转移,可进行胃部分切除或全胃切除,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

对于分期较晚或伴有转移的病例,需要结合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常用方案包括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铂类药物,这种方案可缩小肿瘤体积、延长生存时间。

靶向治疗可能适用于HER2过表达的低分化腺癌患者,例如曲妥珠单抗,可显著提高化疗效果。

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近年来在某些胃癌患者中显示出潜在疗效,但需根据基因检测明确适应证。

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全身化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姑息性放疗或支持性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

4.预后与随访

胃低分化腺癌预后与肿瘤的具体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患者则偏低。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EA及CA19-9)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复发或转移。

胃低分化腺癌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治疗中,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和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