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因素: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引起血压过度下降,尤其是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时。这种情况下头晕通常出现在服药后数小时。解决方案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实施。
2.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可能提示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或长期卧床者。测量躺着和站立时的血压可证实诊断。日常应避免突然起身,适当增加盐分摄入,但需根据心血管健康状况评估。
3.血糖波动:血糖过低或波动可引起头晕,尤其是同时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监测血糖水平,并合理调整饮食和药物。
4.脑供血不足: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硬化,影响脑部供血。若伴有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等症状,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脑血管问题,如颈动脉狭窄或小血管病变。
5.心源性原因:若头晕伴有胸闷、心悸,应警惕心律失常或心脏功能异常。这需要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6.其他原因:贫血、内耳疾病(如前庭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头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需要在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同时,保持规律随访,根据医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