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血液检查是否能检出癌症

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乙肝血液检查不能直接检出癌症。乙肝相关的血液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是否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活动性,但不能诊断由此引发的肝癌。

1.乙肝血液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用以检测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反映人体是否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

乙型肝炎e抗原和e抗体:用于判断病毒复制情况及传染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提示既往接触过乙肝病毒或长期慢性感染。

乙肝病毒DNA定量:评估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

2.肝癌的诊断需要更具体的指标和影像学检查:

血液中甲胎蛋白升高是肝细胞癌的一种潜在标志物,但并非所有肝癌患者AFP都会升高,部分良性肝病也可能引起AFP升高。

影像学检查如肝脏超声、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可帮助发现肝脏恶性肿瘤。

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重要手段,可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

3.长期乙肝病毒感染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全球数据显示,约50%-80%的肝细胞癌患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乙肝相关原因导致的肝癌死亡病例超过40万人。

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甲胎蛋白及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并发症,不应依赖单一乙肝血液检查结果作为排除癌症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