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吃了降压药却不能降压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仍未见血压下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足、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个体差异等。

1.药物选择不当:不同类型的高血压需要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部分患者可能对某类药物不敏感,需要调整或更换药物。例如,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利尿剂可能更为有效。

2.剂量不足:患者可能对当前剂量的药物反应不足,这可能是因为剂量过低,无法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临床上通常会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3.依从性问题:一些患者可能没有严格按医嘱服药,漏服或者擅自停药均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良。规律用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之一。

4.生活方式影响:饮食中的高盐摄入、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生活方式的干预是药物治疗的必要补充。

5.个体差异: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包括代谢速率、肾功能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效果。

6.合并疾病: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影响降压药的效果。这类患者通常需要特别的治疗方案。

综合以上因素,当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未达标时,应及时就医,与医生讨论调整治疗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行为和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