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六大药物及其不良反应情况

2025-07-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治疗通常采用六大类药物,它们分别为利尿剂、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在降低血压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1.利尿剂:主要用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低钾或低钠血症。某些利尿剂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加剧痛风症状。

2.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扩张血管。常见不良反应有持续性干咳、血管性水肿,以及偶尔出现的高钾血症。

3.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类似于ACE抑制剂,但一般不会引起干咳。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疲劳和高钾血症。

4.钙通道阻滞剂: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以降低血压。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脚踝水肿以及便秘。

5.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脏负担,通过减慢心率及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其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疲劳、冷感以及可能加重哮喘。

6.α受体阻滞剂:扩张血管以降低血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位性低血压,即突然改变体位时血压骤降。可能引发头晕或心悸。

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需要考虑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是重要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