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评估病情及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以判断患者的整体状态和是否需要立即的生命支持措施。
2.给予液体复苏和电解质纠正:由于肠梗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必要的。通常使用晶体液,例如生理盐水或乳酸钠液。
3.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插入胃部以排除积存的气体以及液体,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减少肠道压力。
4.使用药物治疗: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止痛药、止吐药和抗菌素来缓解症状和控制感染。
5.手术干预:如果保守治疗无法解除梗阻,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根据具体病因,如肿瘤、粘连或嵌闭性疝,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处理。
6.营养支持:对于极度虚弱的患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在处理肠梗阻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多学科团队合作,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及时就医对于改善预后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