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出乙状结肠癌手术所用的吻合器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乙状结肠癌手术中使用的吻合器通常在完成肠道切除和重建后会留在体内作为一种医疗工具,但它不会长期存在于身体内,而是会随时间通过正常排便排出。具体来说,吻合器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装置,用于实现肠道断端的自动缝合或钉合,其取出一般无需额外干预。

1.吻合器的设计与功能

手术所用的吻合器由金属钛钉或其他可生物兼容材料构成,通过机械闭合将切除后的肠管两端连接起来,同时避免漏液和感染。这些钉子具有高强度,但对人体无害,且不易引起免疫反应。

2.术后排出的时间与方式

在手术后的4至6周内,吻合器的主体部分及其残留部件通常会逐渐松脱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患者可能无明显感觉,部分情况下也可能注意到异物排出。如果吻合器未能自行排出或出现疼痛、出血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3.需要监测和关注的症状

如果术后出现发热、严重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或大便带血等情况,可能提示吻合部位出现问题,例如吻合口瘘或狭窄,这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4.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在乙状结肠癌手术后,推荐患者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包括肠镜、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吻合部位的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肿瘤复发。

吻合器的排出通常是自然且安全的过程,一般不需主动操作。在术后恢复期间,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结构和恢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