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胰腺囊性结节的分类:
浆液性囊腺瘤:占胰腺囊性结节的较大比例,大部分为良性,极少数情况下会发展为恶性。
黏液性囊腺瘤:女性多见,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尤其是直径较大、伴有不规则壁结节的病变。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此类型的恶性转化率因位置而异,主胰管型的恶性风险较高,而分支型通常恶性潜能较低。
实性假乳头状瘤:一般发生在年轻女性中,多为低度恶性,可通过手术切除治愈。
胰腺假性囊肿:常由胰腺炎或外伤引起,无恶性转化的可能性。
2.评估恶性的指标:
大小:直径超过3厘米的病变更可能具有恶性潜能。
形态学特征:如壁厚、分隔增厚、不规则钙化,以及是否存在实性成分或结节。
症状:如果伴有体重下降、腹痛或黄疸等表现,需警惕恶性可能。
影像学特征:磁共振成像或增强CT可辅助判断囊内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如CA19-9升高可能提示恶性风险。
3.临床处理原则:
对于小于3厘米且无症状、无恶性特征的囊性结节,多建议定期影像随访。
如果影像学提示恶性特征或患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则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病理检查是确诊囊性结节性质的最终依据。
胰腺囊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取决于其具体类型及相关影像、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能简单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