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昏迷是一种持续的无意识状态,患者无法被唤醒且没有正常的意识或响应能力。临床上,昏迷持续超过数周可能会转化为植物人状态,即患者保持基本的生命功能但缺乏认知意识。
2.原因:长时间昏迷通常由严重脑损伤、脑出血、创伤性脑损伤、严重中毒或大面积中风引起。这些事件导致脑的功能性损害,使得患者无法恢复意识。
3.病程:昏迷的持续时间因个体情况不同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在几天或几周内苏醒,而另一些可能经历数月甚至数年。在三年以上的情况下,患者通常会被评估为处于慢性植物人状态。
4.复苏可能:虽然长期昏迷后的复苏较为罕见,但仍有少数病例报道患者能够恢复一定程度的意识。康复过程依赖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措施的早期介入。
5.研究与科技:随着神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昏迷状态及其原因的理解不断深入,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如神经刺激疗法和药物干预。
患者在长时间昏迷期间需要密切的医学监护和护理,以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并尽可能防止继发性损伤。及时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