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药治疗脑卒中

2025-07-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旨在恢复和维持大脑血流,防止进一步损害,并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以下是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复发。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这些药物用于预防因心房颤动等原因引起的栓塞性卒中。它们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或活性来防止血栓形成。

3.溶栓药物: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作后的4.5小时内使用,可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需严格筛选适应症并监测不良反应。

4.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

5.降压药物: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通过使用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实现。

6.神经保护剂:虽然尚未广泛应用,但一些研究表明某些药物可能对减少神经元损伤有益。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卒中类型、发病时间、患者的个体情况以及病史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同时应结合康复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