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高度近视定义为屈光度数超过600度(-6.00D)的近视状态。此类患者眼轴明显延长,可能导致玻璃体与视网膜连接区域不稳固,玻璃体液化过程加快。这种情况下,飞蚊症的出现可能反映出玻璃体退变,尤其是玻璃体后脱离的情况。
2.飞蚊症是一种视觉现象,表现为眼前漂浮的黑点、线条或云雾状阴影,通常由玻璃体内的物质或结构变化引起。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玻璃体退变和液化率显著提高,导致飞蚊症的发生率增加。虽然单纯性飞蚊症通常为良性病变,但若伴随闪光感或视力急剧下降,则需警惕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可能。
3.高度近视与视网膜脱离之间的关系较密切。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比正常视力人群高出5至10倍。如果飞蚊症突然增多,且伴随视野缺失或闪光感,可能提示视网膜已出现裂孔或正在脱离。
4.视网膜脱离是眼底组织的严重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早期症状包括视野中的暗影、闪光、中心视力模糊等。高度近视人群需定期接受眼科检查,特别是散瞳后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网膜异常。
高度近视患者出现飞蚊症时需关注其变化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或视力骤降,应立即就医检查是否合并视网膜问题。养成定期眼底检查的习惯,对于预防视网膜脱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