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评估便秘严重程度:
若粪便已堵塞至肛门但排出困难,可能是“粪便嵌塞”。这是一种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的情况。
粪便嵌塞可能导致腹胀、不适和食欲减退,甚至引起更严重的问题如肠梗阻。
2.刺激排便反射:
在医生指导下,可尝试使用开塞露或甘油栓,使大便软化并刺激直肠蠕动。一般将其轻轻插入肛门,等待约10-20分钟后可有效缓解嵌塞。
若无效果,可考虑温肥皂水灌肠,但应由专业护理人员操作以避免损伤肠道。
3.人工辅助排便:
当大便过于坚硬无法自然排出时,可戴上手套,在润滑剂帮助下用手指轻柔地将粪块取出。这种方法需谨慎操作,避免造成肛周损伤。
4.调整饮食及水分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有助于软化大便并促进肠道蠕动。
确保每日饮水量充足,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以防止粪便因缺水变得干硬。
5.适当增加活动量:
卧床患者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被动肢体活动或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活动。
6.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可选择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或体积性泻药(如聚乙二醇),具体用药方案需遵从医嘱。
7.定期检查和预防:
长期便秘可能与基础疾病、药物副作用或肠道功能障碍有关,需由医生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规律作息、饮食调整及正确使用辅助工具。
若上述方法仍难以缓解,应尽早就诊,以防止因大便嵌顿引发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