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早期阶段(术后数周内)
手术后最初一周多为住院恢复期,这段时间主要是切口愈合、肠道功能恢复以及监测术后并发症。
术后一到两周内,可能出现疲劳感、食欲不振、腹胀或轻度恶心,这是正常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改善。
通常在术后2至3周时可以尝试下床活动,但需遵循医嘱,避免过度运动。
2.中期阶段(术后一个月至三个月)
经历术后第一个月,消化系统功能会逐步适应变化,例如部分胃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和进餐频率,每次少量多餐以减轻胃部负担。
在此期间,营养摄入尤其重要,可以通过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
若出现短暂性腹泻、腹胀等症状,不必过分担忧,可适当调整饮食,但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3.长期阶段(术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及以上)
随着术后三个月左右的恢复,大多数患者会逐渐感受到体力和精神状态的明显提升。
如果治疗顺利且无术后并发症,六个月左右大部分患者可恢复日常生活,但需要定期随访确保无复发迹象。
对于胃全切除的患者,可能需要终身补充维生素B12,以防止贫血发生。
恢复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早进食粗硬或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持积极心理状态。这些因素对加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