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致肠粘膜损伤,该如何处理

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肠梗阻导致的肠粘膜损伤需要及时处理,通常包括确定病因、缓解症状和促进肠道愈合。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及药物治疗、液体补充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1.病因确定:肠梗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肠道内异物、炎症性疾病或肿瘤压迫等。经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或超声波,可以帮助识别具体原因,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

2.缓解症状:初步处理通常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静脉输液。胃肠减压可以通过插入鼻胃管将积聚的气体和液体排出,缓解腹胀和疼痛。静脉输液用于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这在肠梗阻患者中较为常见。

3.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肠梗阻,可能会使用药物来降低胃肠蠕动,减少肠道压力,对部分机械性肠梗阻,可能还会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4.手术干预: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梗阻并修复受损的肠粘膜。这可能包括切除堵塞或损伤的肠段,或者通过重建手术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5.肠道愈合与再生:在急性期得到控制后,重点转向恢复正常饮食和肠道功能。可能需要给予肠道营养支持,以促进肠粘膜的愈合和再生。

肠梗阻是一个需要及时医疗干预的问题,早期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