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房颤与急性房颤哪种更容易形成血栓

2025-07-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慢性房颤比急性房颤更容易形成血栓。

1.慢性房颤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心房颤动,可能存在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这种长期的不规则心律导致心房内血流缓慢,而缓慢的血流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研究表明,慢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比急性房颤患者高出3倍以上。

2.急性房颤则通常持续24至48小时,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短。尽管急性房颤在发作初期亦有可能形成血栓,但由于其持续时间短,在此期间形成大规模血栓的可能性较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会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增加而显著上升。

3.在房颤的管理中,医生通常会根据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患者的卒中风险,并据此决定是否使用抗凝治疗。对于慢性房颤患者,尤其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者,抗凝治疗成为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慢性房颤患者因长期不规则心律和血流缓慢,更容易形成血栓,应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的医疗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