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 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直肠填充:当粪便经过结肠并到达直肠时,直肠壁上的感受器会检测到压力增加。这通常是在吃完食物后几小时内发生的。
2.感受和信号传递:直肠壁的拉伸会向大脑发送信号,从而引发排便的感觉。这时候,直肠开始进行节律性收缩来推动粪便朝肛门方向移动。
3.内括约肌松弛:内括约肌是一个不随意控制的肌肉环,当直肠内压增高时,它会反射性地放松,让粪便继续向前移动。
4.外括约肌调节:外括约肌是一个随意控制的肌肉,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决定是否排便。当适合排便的环境出现时,大脑会指挥外括约肌放松,同时腹部肌肉收缩增加腹内压力,推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5.完成排便:在整个过程中,盆底肌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帮助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一旦粪便排出,直肠内的压力减小,相关肌肉恢复原状,排便过程完成。
直肠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多个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可以促进排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