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成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是什么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梗,即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结果。此病可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1.心梗成因:

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壁脂肪物质堆积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常见于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引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阻塞血流。

冠状动脉痉挛:较少见,可由吸烟、高应激状态或药物引起,导致暂时性血流中断。

2.治疗方法:

急性期治疗: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以恢复血流。

2.药物溶栓:早期使用溶栓药物以溶解血栓。

长期管理: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防止血栓复发。

2.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负担,减少再梗风险。

3.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硬化进程。

3.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的膳食,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定期锻炼: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BMI值应在18.5到24.9之间。

戒烟限酒: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一单位酒精。

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干预异常情况。

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科学治疗和积极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其发作率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