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复结肠癌术后化疗药物对肠道的损害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结肠癌术后化疗可能会对肠道造成一定的损害,如黏膜炎、肠道菌群紊乱等。修复肠道健康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营养支持:

高纤维饮食:日常摄入足量膳食纤维,每日建议25-30克,来源包括全谷类食品、水果和蔬菜,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优质蛋白补充: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瘦肉和豆制品,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充分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达1.5-2升,可通过温热清汤、淡盐水等形式补充,避免刺激性饮料。

2.肠道菌群的调节:

益生菌补充:可以适量补充含有乳酸菌或双歧杆菌的益生菌产品,其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益生元摄入:选择富含益生元成分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蕉等,加强有益菌的增殖。

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以免进一步破坏肠道菌群。

3.缓解肠道黏膜损伤:

药物保护: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减少机械损伤和炎症反应。

补充维生素A、D及锌:这些微量营养素对于上皮细胞的修复至关重要。

4.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结构:避免油腻、生冷及辛辣食品,如辣椒、浓咖啡、酒精等容易刺激肠道的物质。

规律作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晚6-8小时有助于身体恢复。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150分钟左右有助于提升整体代谢水平,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

5.监测与复诊:

定期复查:建议根据医生安排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以评估肠道恢复状况。

异常症状管理:如出现持续腹泻、便血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并发症。

通过科学的方式修复肠道功能,不仅可以缓解化疗相关的不适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