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抽动障碍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大约50%到60%的患者有家族史,其近亲中患有同样或类似症状的概率较高。
2.神经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尤其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不平衡,被认为与抽动障碍有关。这种失衡可能导致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功能异常。
3.环境因素:怀孕期间的母体健康状况、妊娠并发症、胎儿缺氧、出生时的困难以及早期的感染,特别是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增加儿童患抽动障碍的风险。
4.心理社会因素:虽然不是直接的致病原因,但压力、焦虑和家庭不和谐等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加重抽动症状或诱发其出现。
儿童抽动障碍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遗传、环境和神经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识别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疾病,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