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治疗: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动。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扩张血管,提高血流量,缓解心肌缺血症状。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也常用于降低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2.生活方式改变: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脏功能和循环系统健康。饮食宜低盐、低脂肪,多摄入水果和蔬菜以控制血脂水平。停止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重要的生活方式调整。
3.手术干预:在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介入性治疗,如冠状动脉成形术或搭桥手术。这些手术旨在恢复正常的血流,从而缓解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引起的症状应当得到重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病情加重。定期检查心脏健康状态,以及监测相关症状变化,是避免进一步风险的重要措施。